看到這麼一本厚書,依照以前的習慣總是望而怯步的。不過因緣際會買了一本二手的,放在那邊久了終於等到翻開的那一天。
這一翻非同小可,說是愛上並不誇張。
俄國作品的主角們通常人名都和像香腸一樣長,沒錯,這本也不例外。在剛開始認識他們時完全把每個人的名字混在一起
當又有一個新的腳色出現時,往往可以發現只是之前出現過的名字的排列組合,名字也一樣的其實並不少
讀書勝過看電影的一個好處是,可以翻到前面反覆閱讀。我就是透過這樣記得了每個角色的。
這本書不只頁數多,其思想上份量是非常厚重的。罪與罰是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名作,也是經典文學中極具重量的一本,
它一部份主導了整個世界文學的走向,受到這本書影響的作家不計其數,隨口說出的鼎鼎大名的現代小說家、詩人幾乎都裝了很多這本書裡的思想
也許是一本小說、也是一種思想的傳播,讓我們認識到俄國,超人精神、困境和罪惡。
書中主角拉斯科爾尼科夫的出場,帶出了俄國老百姓生活的真實樣貌,窮困、慘澹、陰冷、聚賭、官員腐敗、政權緊繃、靠酒度日,
一般人活的挺不快樂的,尤其被窮困和寒冷逼迫,整日只能高談闊論,找不到依畏的溫暖
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行為因此到了極致的地步,為了挽救自認的不正義,為了彌補社會的缺陷、渴望奪回應許的溫暖
他殺了人
罪的產生是如何?
主角的定義,如果自己能夠代替社會正義殺人,那罪不會產生。如果動機是為人謀福利,那殺人的行為只是手段的一種。
在犯行之後,如果他的思想堡壘是堅實的,主角為何人遭受精神心靈的崩壞凌遲呢?
他自認為的維護正義,代價是當時無法被估算的,因此無故犧牲了無辜的生命,讓許多人陷入無盡的痛苦
當時,拉斯科爾尼科夫並沒有預料到。
在他心靈的拷問中,他只能選擇把自己永遠關在內心的堡壘,費盡心機的回歸自己,以證明自己的理論的超脫
他不能被自己的理論打敗,因為那帶來的面對無辜犧牲和痛苦的人無法交代的絕境,只有懷抱著濟世救民的出發點,他的錯誤才能被理解,他才能絕處逢生
在大篇幅的內心煎熬和對話中,作者透過主角闡述這個荒誕卻有道理的理論,
這個思想的雛型從無到有,幾經推敲和實行,被推翻或被遺棄,是非常漫長的過程
接下來的情節,主角的這個完美理論出現破綻和考驗,沉悶的氣氛稍稍緩解
讀者在這本書中得到的不是答案,而是思想的推翻和和解
十分豐富、動人的優美文句,讓人既有私心裂肺的大痛、也有心情澄靜的大悟
讀過的俄國小說都令我印象深刻,下一部會是什麼呢? 盡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