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看了一部這次主打得VR片,蠻特別的一個觀賞經驗,每個人選一個位子戴上眼鏡進入自己的電影世界,打破「進電影院就是要共同觀賞」的迷思。

拿下眼鏡看到大家頭轉來轉去沈浸在自己的世界,雖然眼睛都固定在一點,蛋視野無限制,VR電影真的很酷。

 

其他選片集中在最後一天的片子,一口氣看了在新光影城看了四部,彌補去年不在台灣沒看到的遺憾。

 

「接近無限思念的藍」是跟朋友一起選的日本作品。(直到剛剛我才發現是無限思念不是無限透明,難怪當時問導演跟村上隆那部「接近無限透明的藍」有什麼關係他霧颯颯)

這部片有非常可愛的素人小孩們演出,名攝影師川島小鳥寫真集「未來」的兄妹是一大亮點,看起來這麼熟悉可能就是因為在書店翻過這個作品。

 

日本小孩都這麼可愛嗎?

 

一開始看叫「藍」(AO 像貓頭鷹的叫聲)的哥哥被他明亮的大眼萌到,然而從孩子清澈的眼睛映照不出的是深深的悲傷。

 

爸爸被怪物抓走了,小孩們用這樣的想像思念父親,而母親恍惚渡日,沒有做好一個稱職的母親。

緩慢憂愁的步調瀰漫在整個島嶼,藍色的很安靜的顏色。

 

男孩被眼神悲傷的女孩吸引,兩人變得形影不離。

故事很簡單,島嶼是主角,不同角色在它身上相遇,談笑,生活。不過總是有變卦,快樂注定不長久,女孩有一天離開他的世界,留下來的卻是已不再破碎的心靈。

 

這部片用很多鏡頭特寫,把孩子拍得特別純真

 

導演映後座談說,希望大家可以去那裡看看,本州附近的佐渡島。

觀眾反應很喜歡鏡頭下島的各種元素。

寂寥、荒蕪、海浪,這些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台北電影節的「寧靜咖啡館之歌」,那種生命一直在延續,偶爾發生令人難堪的悲劇,堅韌不拔的個體卻都會獨自努力活下去,像孤島般活著。

 

 

 

接下來這部是「倒帶之旅」

 

老先生與前妻多年後的一次會面竟是因為從未謀面兒子的死亡,至此展開一段探索這位素昧平生血親的旅程。

每個人的描述如同一片片拼圖拼起先生對兒子的印象,然而每個人只講了想講的部分,先生因此渴望真正了解自己死去的兒子的一切。

在事業中飛黃騰達的他其實對擁有孩子懷有恐懼,卻在找尋自己沒有參與過的回憶的碎片時發現自己心中難以言喻的激動和做法,彷彿初為人父般。

圍在他兒子生活中打轉的人們,有人愛他,有人恨他,這些都是不滅的事實,老先生透過行動為兒子了除可能的遺憾,想用兒子的眼光體驗他經歷的一切。

 

人物刻畫很真實,故事曲折令人產生共鳴,第一次看以色列作品很喜歡導演四兩撥千斤處理人物面對死亡的方式

諷刺幽默,時而悲傷。

在死亡之前人們都在學習。向死學習往往比向生學習還深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y 麥茶Ma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