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安娜是如何一個經典的角色?她的形象、愛情類型是如何被定義的,打開安娜卡列尼娜,越想清楚去評析,越是覺得困難重重。

大家都很熟悉的開門見山名句:「幸福的家庭原因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大有不同」這樣一個概括,我們可以了解到這本書要講的是不幸的故事。

有不幸,就必須要有幸福為對照。故事裡出現一群時而愛你時而愛他的年輕男女,誰得到了幸福,誰屏棄了幸福?愛或是信仰,把這群人帶往了不同的命運。

一個叫司契潘的人,安娜的哥哥,被妻子發現了不忠,幾乎鬧到離婚,後來卻被勸退了。這個引子,道出當時女人的角色和想法,事實上還是多少有點自由,但又肩負看不見的與論眼光。

直到第四章安娜才出場,背景設置在一個人來人往的火車站裡。在那裡,她遇見改變了她命運的人,同時,一個醉漢跌入鐵軌的畫面,在讀者心中揮之不去,帶著一種既絢麗又奇詭的想像氣氛


。有丈夫的安娜,無法自拔的愛上佛隆斯基軍官,軍官,也被安娜驚世動人的美貌和收放自如的交際手腕折服。兩人如天造地設般產生了愛情的火花,這股致命的吸引力使人無法抗拒,愛情的滋味濃烈、激動,而背後,隱含的羞恥與罪惡,一時的被兩人遺忘。愛情,幸福再不顧一切的投入,即使違反禮數和對責任的漠視,也被視為是愛情甜蜜的代價;不幸,則在從未想到的後果(與兒子分離),彼此不對等的地位(安娜有夫,背著不忠之罪。軍官因為安娜放棄前途),還有對於失去一切的恐懼之心。

愛情來得很簡單,而整本書至始至終都沒有違背他們的愛。他們不玩抓迷藏,不為了報復誰,他們的自私其實是這麼情有可原的。但是他們的愛牽扯到很多的人,這些人被傷害,被丟棄,讓他們的愛情在別人眼中看起來這麼狠毒。

我覺得愛情的定義不是單純地看你的行為或決定,而是必須對照當時人們思想的氛圍,對行為的定義,這樣才有意義。

比如說為什麼離婚對卡列寧(安娜丈夫)這麼難,在知道一切的情況下情願偽裝以保全表面的和平,確保自己名譽的情況下綑綁了一個這麼渴望愛情自由的女人

比如說對安娜來說每一次的幽會她感到的羞恥和罪惡,在愛情的保護傘下她可以任由這種苟且不光明的行為噬咬她的心靈多久?

以這種不名譽的愛情彼此相互依靠的關係,原來是兩個人可以承受的,但當談到未來的子女將屬於前夫,自己失去了作為母親的權利...


在這個舞台上沒有人要當主角。

想要愛情的堅守他們的愛情,並忍受為了愛情付出的種種代價。直至後來愛情的短暫的冷漠令人無法忍受,竟教人走火入魔。

想要婚姻的走入婚姻,凱蒂與列文,被傷害過而得來不易的感情。多麼令人歡心的一對。被猜疑嫉妒的情感困擾,被生兒育女的喜悅充盈,彼此去取得一種微妙的平衡。

想要和平的決定妥協。委屈個人感情的多麗(司契潘的夫人),多麼豔羨失去一切卻得到愛情的安娜,因為她的妥協,她喪失了選擇的自由,一輩子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裡做著一個母親應該盡的義務,沒有了女性的活力。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細緻豐富的書,我讀到的各種情感,兄弟,親子,友情和愛情。讀到上層社會的活動、交流,和他們刺人的眼光對人造成的傷害。讀到宗教對很多人來是行事的依歸。讀到完美的人得不到完美的愛情,悲傷和罪惡導致了他們破碎的心,成為破碎的人。短暫的幸福再也不能給予他們精神的寄託。儘管外表還是這麼亮麗動人,有著讓人吃驚的美麗,但是心不完全,將使人走至滅亡的命運。換個角度來說,一部分的程度是正是因為安娜外表的完美,讓她不能忍受自己愛情的任何一點瑕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y 麥茶Maite  的頭像
    Soy 麥茶Maite

    人生,至少要去拉美一次

    Soy 麥茶Ma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